插畫家Chun Yee | 專訪 |種瓜得瓜的人生哲學

Chun Yee: 想帶點希望給自己與他人 全職自由設計師、美術導師及插畫家,曾在香港及德國參與藝術展覽、動畫及廣告製作。2023年創作《House of Melon》的瓜果角色,將生活周邊的事與物,以輕鬆風格將畫面記錄下來。平淡中有一隻愛吐的微胖橘貓相伴。

藝術家專訪

日山藝文室編輯 - Queen尼尼

10/20/2025

插畫家Chun Yee | 專訪 |種瓜得瓜的人生哲學

Chun Yee: 想帶點希望給自己與他人

Chun Yee

全職自由設計師、美術導師及插畫家,曾在香港及德國參與藝術展覽、動畫及廣告製作。2023年創作《House of Melon》的瓜果角色,將生活周邊的事與物,以輕鬆風格將畫面記錄下來。平淡中有一隻愛吐的微胖橘貓相伴。

Q1. 為甚麼最初有從事個人創作的想法?

“一開始因為工作假期到德國,因緣際會下得到可以留下來的機會,一留便四年。那時候一邊工作一邊學習德語,我想體驗斜槓族的生活,於是自發性尋找 機會、尋找需要設計服務的客戶,給予自己作品展出的機會。

回港後再當了幾年上班族,一樣從事設計行業,由大型活動、品牌廣告到廣告投標等各種商業設計,再配合客戶、營銷、成本各方的需求,回想起來類型很多,但總覺得不太滿足,所以便嘗試個人創作,希望探索一下其他發展的可能性,令更多人看到自己作品。”

Q2. 甚麼契機讓你聯想到以「瓜」作為你個人創作的主題?

“自小便聽到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。長大後漸漸體會到,這是師長父母給我們的鼓勵,但人生無一點盼望很難走下去,所以在個人創作上,還是想帶點希望給自己與他人, 於是便創作了House of Melon這一系列的瓜果角色,喻意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,並透過作品分享一些充滿愉悅感的創作。對瓜的印象,是圓圓潤潤有重量的有益食品,相比蔬菜可以存放久一點。即使是爭議性較高的苦瓜也不討厭,我想味道有點像配色吧,不同方式的呈現配搭下,總有它精彩的時候。 ”

Q3. 你是如何設計House of Melon 中的角色?

“構想總是宏大,想用這些瓜果創造出它們故事的世界觀,每種瓜果是一個種族,如矮瓜與節瓜結合,會生出紫色長毛的小孩;木瓜小時候是生生綠綠的女孩,長到半熟變成橘綠相間的小姐姐,最後到全橘還是很酷的老婆婆。用瓜果來作角色設計,是因為喜歡它們多變、無限的可能性,但一人之生產力有時候不太夠,還是希望能一直創作下去啊。”

Q4. 你以廣東話歇後語為作品主題,為甚麼有這個構思?那些押韻的文句是你的個人創作嗎?

“有一次與友人聊天時,他說到某個氣憤點時,以「真係捉蟲入屎忽」來形容那個情形。當下聽不懂,回去上網翻查才知道涵意,因此便對這些幾十年前的歇後語產生興趣,感覺充滿畫面感,而且很多都沒聽過。我猜我不是唯一吧,因此就有這個想法,想透過這些不同個性的瓜果,以短動畫和插畫的形式紀錄下來。 ”

Q5. 你曾為作品製作3D動畫《佛手瓜行》,並以一行禪師的《怎麼看》為靈感,為甚麼有這個構思?感受如何?

“那是我第一次製作的3D建模,那陣子無論心情或工作上都有點困擾,便嘗試在 書籍中尋找答案,而一行禪師《怎麼看》中的禪意哲理幫助了我不少,特別是《橘子禪》的章節──將一顆橘子放到手中,細思回想當中變成果實的過程,再品嘗這個世界帶來的甜蜜──我便把想像中的畫面與聲音透過作品表達出來。”

Q6. 自小喜歡畫畫的你如何保住熱情?

“記得小時候,娛樂活動比較廣泛,無論下課後短短的動畫時段,抑或睡前在被窩中用微弱的小電筒看漫畫。小學時,我會把《櫻桃小丸子》主題曲憑每一集的記憶抄下來,那時候的腦子真好用啊,漸漸自己也會畫那陣時喜愛的漫畫。中學時期我把喜歡的漫畫家矢澤愛《近所物語》中的人物畫下來跟同學分享,發現自己原來畫得不錯,從簡單中找到樂趣。 ”

Q7. 有沒有甚麼創作心得跟我們分享?

“我想技術可以透過練習與嘗試去進步的,當中比較虛無不定的是靈感吧,因它取決於當下的狀態,勉強完成總能做出作品,但少了過程中的享受。我也在練習不過度追求細節,按步就班,著重完成品的狀態。”

-

藝術家介紹|Chun Yee

——

藝術無處不在,那麼藝術家呢?

我們想將那些在城市裏默默畫、默默拍、默默創作的香港本地藝術工作者,由工廈、街頭或家中帶到日山,讓更多人認識他們對藝術獨一無二的視野,了解他們作品背後的創作理念等,這一切源於我們深信,用心創作的藝術品值得更多人看見。

如欲購買更多藝術家之作品,歡迎於Profile頁面登入日山藝社官網或DM,支持本土藝術!
-
Additional Link:
1. House of melon 之Instagram